飛碟球源起與動作



  飛碟球是由台灣人自創的球路,也是保齡球中東方人唯一自創的球路,它的優點在於由直球的正向破壞力,增加球體本身旋轉時產生的橫向破壞力,被擊中的球瓶因此會橫向傾倒、彈跳,增加連環撞擊其他球瓶的機會,而形成全倒。



  飛碟球與其他球路在動作上最大的差異在於,一般出手後是手掌朝上,而飛碟球出手後是手掌朝下的,由於動作酷似『擲骰子』,所以被稱為『西八拉』『十八樂』,又被稱為『UFO』。



  自從飛碟球問世後,在國際間屢創佳績,常在國際比賽中得名,因而也聞名世界,不少人鑽研這種會飛的直昇機,同時它也是較適合東方人使用的球路,因為飛碟球由於球體本身所具備的強大的殺傷力,可以不需要借助重球來達到全倒的目的,所以較適合東方人使用,同時飛碟球隊基本動作的要求較低,成績進步迅速,一般說來,大約學習一個月到兩個月,成績就可達到一百八、一百九的基準,二百分的門檻是輕而易舉。



  另外飛碟球相對於曲球來說,對球的要求要來得低很多,也就是對球道的敏感度要小很多,不論是快道或慢道,油道或乾道,只要調適得當,都能應付自如。



  不過飛碟球需要手臂手指的扭轉,基本上是違反人體力學的,所以在學習之初,是一定要有人指導,否則很容易受傷,造成運動傷害。如果你在練習當中,手腕有感到不適,切勿勉強練球,應適當休息。



  以上簡單介紹了飛碟球,相信你應該對它有些許概念了吧!



  王永慶先生說:「球要打得好,看基本動作」不論你的球路為何,基本動作都是一樣的,基本動作中包括助走、擺逿、擲球、延伸等動作,這是一套連貫的動作,球點要放得準,球的POWER要能完全釋放,每一個動作都疏忽不得,必須要做得完整、順暢。



一﹚助走:



     助走的不數並無一定的限制,從一步到七八步都可以,但是一般說來,已四步和五步為主流,其實再助走和襬盪的配合動作下,四步助走剛剛好符合手臂的擺盪,但是五步助走能多出一步的準備和調整修正的時間,也必較能不表現出”趕”,所以多數的專業球員都採用五步助走。一個理想的步伐行進方向是採直線式行進,但是所謂的直線式行進路線,並非垂直於犯規線,而是依球的行進路線不同會與犯規線有些許角度,基本上,步伐行進路線與球行進路線式平行的,也可以說,助走的方向是向著目標點走的。在最後一步滑步時,必須要注意,左腳須稍微往內跨,而並非完全直線式。另外,由於飛碟球在動作上相對於直球多了一個翻腕的動作,所以在擺盪的時間上會比較長,也許僅是百分之一秒之差,但是對於身體的協調性就會產生影響,所以還須注意,最後一步滑步的時間必須再提早,以大步滑步的方式行進,盡量將身體重心放低,所謂身體的重心,乃是指腰及臀部,嚴格說來,在最後一步滑步時,腰及臀部盡量往下壓,在身體前方來說,做到三點一線,即腳尖、膝蓋、及右肩(也可以說是下顎),保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,如此才能保持重心的穩定,對下點穩定度有相當大的幫助。



二﹚擺盪:



     擺盪動作是整套動作中最簡單的一個環節,一般說來,整個擺盪動作越簡單越好,因為簡單可以減少出錯的機率。最簡單的擺盪動作也是直線式擺盪,也是從推球,下擺到上揚,都保持在一個平面上。再曲球上有一種理論,就是擺盪方式是採用推球向1點鐘方向,下擺向6點鐘方式,繞行至7點鐘方向,再由7點鐘方向上揚向1點鐘方向出手(如有說錯,請各位曲球好手多多包涵),這個理論如果你覺得適用,也可以參考。事實上,保齡球的擺動是受肩膀的影響,而肩膀是受腰部的影響,腰部又受腳的影響,即又回到上面所說,任何一個動作都疏忽不得。由於飛碟球多了一個手臂翻腕的動作,須特別注意的是,翻轉時手肘最好保持正直,不要彎曲,減少變數,手腕的角度最好也保持一定,最好與手臂保持約180度,可稍微放鬆,但切勿放得太多。另外在翻轉的過程中,是以整個手臂為軸作翻轉,盡量避免只用手肘翻轉,否則很容易造成傷害。擺盪時藉著球體的重量順勢下擺,切勿用力推球,良好的擺盪,不會造成手臂的負擔,而後擺高度,以不超過肩膀為準。



三﹚擲球:



     完成助走與擺動後,當左腳抵達犯規線之同時,球離手的瞬間動作即為擲球。現在的飛碟球可區分為兩種,正飛碟(連性)與反飛碟(退分或退八股),所謂正飛碟,及球行進時,球花稍向外翻,到球道尾端時,球會向左方滾進的球路(右手球員而言)。反飛碟,及球在行進時,球花持平或稍向內翻,到球道尾端時,球會向右方退去的球路。這兩種球路,基本上是在擲球動作上有所不同而造成的。為使球能獲得最大的旋拉力量,當然首要注意的是身體的平衡和協調是否做得完整,重心切勿前傾,當球離手的瞬間,要注意手指脫手的時間差,並且把球的重量盡量轉移到手指部位,手指的壓力越大,旋拉力量也就越強。最後離手,如果手腕翻轉角度超過180度,中指及無名指先出,再以大拇指推球的話,就會造成反飛碟,這是最常見的動作。如果手腕的翻轉角度不足180度,大拇指先行脫出,或三指同時脫手,以中指及無名指往上帶球的話,就會造成正飛碟。不論是正反飛碟,各有各的優點,全憑個人自己選擇。



四﹚延伸:



     延伸動作也是非常的重要,一個好的延伸動作,可以保證你很準確的瞄準點和發揮最大的擊瓶力。首先,在球的擺盪過程中,保持在一個平面上,在這個平面的基準上,球盡量往前送,球離守候,手臂應再繼續往上揚,上揚的高度因人而異,但應不低於眼睛的高度,以最自然的方式擺動,並且至少保持該姿勢直到球滾過球道前半段後再放下。左手是平衡的一大關鍵,想要得到一個好的平衡,在球出手時,左手應該自然、不用力的向左後方上揚,上揚的高度以不超過肩膀為基準。另外右腳以腳間向左後方貼地頂出,而右腳向左劃出的角度不宜過大,否則容易造成身體重心失偏或身體正面傾斜。如果上述要點都能做到完整,相信你將獲得一個完美的延伸動作。 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        飛碟球的好處從最近各位國手的表現即可窺出一斑,不用我再多說。我認為飛碟球是一種智慧球,如果您的Power值不夠讓您拿14磅以上的重球,那麼飛碟球是適合您的。一般人都會認為飛碟球一定要用力旋轉,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,打飛碟球一定要非常輕鬆(但不可放鬆)。打的時候,請不要旋轉,這非常重要,千千萬萬....... 不可旋轉,因為您一旋轉一定會帶動中指跟無明指,那就完蛋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首先跟打直球一樣,先擺動手到後面,向前擺時是用推的,不是用丟的,也不是用甩的,只要您一推出去時有「碰」的一聲就代表您的姿勢不正確,正確應是無聲的。推出去時當手通過右腳時,將手心反過來換手心在後,再用拇指推出去,這之間的過程作得越快您的旋轉速度自然就快了,但是千千萬萬..........不要刻意去旋轉它(這已經是說第二次了,若有人因姿勢不正確折斷了手指概不負責)。這種球路跟曲球不一樣,他是靠拇指的力量而不是其他兩指的力量。另外出手時應先將中指及無明指拔出來再用拇指推,但是這過程是在0.0001秒之內完成的,看起來很像同時脫手但實際上是拇指最後脫手。



        事實上保齡球的擺動是受肩膀的影響,而肩膀是收腰部的影響,腰部又受腳的影響,因此這是事實並非笑話。可見保齡球是全身延伸的運動,每一項細節從開始到結束,都需要連慣與協調。特別是腳的動作,必須與擺動配合,只要動作稍為改變,即能顯著影響擲球的品質。



        『時效』,是助跑與擺動之間的關係稱之。然而在技術上而言,『時效』只能用在人們肌肉收放之間的放鬆與效率方面的肌肉神精控制。舉我的例子,我採四步助走法,當第一步踏出時,我的右手並未作任何擺動的動作,可以說是假步或者墊步。這一步是空白的動作,不管肌肉在此時是否在時間的配合下做用,這一步已經是助走的第一步,如果致使擺動與步伐不協調,那是方法運用的錯誤,而不是時效的錯。



        飛碟球最傳統的打法,大都從Inside(球道左邊)站立點開始然後跨越中間標線轉軸翻花撞擊球瓶。國手級的老將幾乎都是採用這種打法。因為以右手擲球做良好的擺動與滑步,也適合手腕的翻轉與腰力配合,相行之下,失誤減少,穩定度增加力道上若有二十五英哩以上的速度(Spin),飛碟球的破壞力相當驚人。



        飛碟球的威力在於轉速(Rolling)與球速(Spin)。兩者之間的配合須在擺盪和適時放球點(Timing)的協調下形成。 因為放球點(Timing)在三點一直線的滾進中將形成對應角度,這個對應角度將是撞擊球瓶形成骨牌效應的最佳撞擊點的角度。

最好的撞擊角度是1/3 的1-3瓶,從站立點(Inside)到中心線標點直到號瓶對應線,這三點就是所謂的三點一線瞄準法。站立點也可由 Inside(球道左邊)轉移到deep(中間)或者Outside(球道右邊)對應中心線標點到號球瓶的球逕撞擊角度。



        飛碟球撞擊球瓶的力量基本上是來自擺動與手腕的翻轉形成。它也包括三種要素:

(1)擺動的高度

(2)手腕的翻轉擲出的力量 (姆指推或中指與無名指的彈)

(3)自轉前滾  自總整理:

1.手腕的翻轉

2.大姆指『推』的技巧

3.手臂擺蕩固定角度的養成 

4.殘餘瓶對應點要勞記

5.注意左腳重心呈弓字型

6.身體壓低 不要刻意前傾

7.左手平舉 保持平衡

8.步伐放慢 動作確實













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cling 的頭像
    mecling

    在天空飛翔的風

    mec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